時評:別讓微信營銷成為監管的真空地帶
《中國青年報》3月26日的報道稱,根據2014年消費投訴情況報告的相關數據,江蘇省蘇州市工商局第一季度受理微信“點贊”營銷投訴及咨詢共55件,南京市工商局2014年接受微信營銷類投訴119件。投訴主要針對消費者點贊、轉發、關注和購買朋友圈商品后,經營者承諾可以獲贈或抽獎,事后以各種理由不兌現;購買朋友圈里的商品有質量問題,退換難。
悄然間,微信營銷開始成為新的投訴點。隨著微信朋友圈里售賣商品逐漸成為一件時髦事,“微商”這個詞也走進普羅大眾中間。實際上,微商的含義不止微信營銷這么簡單,微商指的是在移動終端平臺上借助移動互聯技術進行的商業活動。當然,微信營銷是目前最普及的一種方式,很多人不堪朋友圈的商業資訊騷擾,逼不得已屏蔽好友的朋友圈信息,而與此同時,很多人也從中受益。但是,微信營銷過程中產生的諸多法律監管問題,不容忽視。
眾所周知,微信朋友圈里的人,大部分是朋友,或者至少有過一面之緣,那么這種所謂的“熟人交易”,一旦發生問題,誰來保護?有觀點認為,微信營銷應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(下稱消法)保護,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微信營銷不屬于該法保護范圍。筆者傾向前一種觀點,朋友圈賣家兜售的商品是全新的,不是閑置轉讓的,應該認定為經營者,且微信雖然是一個溝通平臺,但是通過朋友圈的誘導式點擊可以直接進入交易平臺的界面,應該受到消法的保護。
但很遺憾的是,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的消法以及國家工商總局出臺的《網絡交易管理辦法》,到目前為止,都缺少對微信營銷的規范性條款。沒有針對微信營銷的法律監管措施,一些不法之徒很容易鉆法律漏洞。目前僅有微信平臺方加以監管,包括對發布銷售信息的個人或商家的嚴格資質審核,采取對售假賬號進行永久性封停等措施,盡管有一定整治力度,但顯然在約束的強制力上尚顯不夠,必須盡快在制度層面加以細化明確。
那么,在現有法律對微信營銷的界定并不清晰的情況下,一旦發生問題,消費者維權又該往何處去?傳統商業活動中的買賣行為,一旦發生糾紛,其投訴受理按區域管轄,消費者可以直接到商店所在地消協去投訴,然后消協跟商家、消費者進行電話溝通或者當面調解,但在微信營銷中就完全不一樣了。筆者以為,面對這種電商新形態,應打破屬地管轄的限制,探索一些新的解決方式。比如構建統一的微商投訴中心,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組建,微商信息發布者必須得到工商部門的資質審核通過,未經審核一律不得在朋友圈發布交易信息。同時建立健全微信朋友圈購物產生糾紛后的相關仲裁組織機制,使小額糾紛能夠得到高效簡便的仲裁。
總之,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微商發展趨勢,對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提出了挑戰,相關方面有責任做好法律監管和日常服務管理工作,讓微時代的商業環境得以凈化和有序發展。